發(fā)布時間:2018-06-10|發(fā)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化史話
四川井鹽有非常獨特的特點,需要單獨討論。第一,它需要特別技術。第二,它需要大量勞動力,從而改變經濟組織形式。在2.5億年前,三疊紀,四川盆地曾是地中海一樣的大海,三峽即是被海水沖出的缺口,至今四川仍能看到很多海洋生物化石。滄海桑田之后,海洋變成內陸鹽湖,最后干涸。所以四川很多地方地下都蘊藏了豐富的鹽鹵水。
討論井鹽所需技術,有三個核心節(jié)點,分別是井、筧、灶,每個節(jié)點都需要大量人力。井是第一步,井鹽的井也是這個意思。即在地下富含鹽鹵水(鹽礦)的地方打鹽井。水井是人類很早就發(fā)明的技術,現在浙江河姆渡遺址就能發(fā)現古井遺跡,那是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了。中國其他遺址都有古井發(fā)現。但燒磚技術是戰(zhàn)國時期出現的,早期的井不可能用磚來修井,只可能用石條箍一個井圈。鹽井要比水井困難很多,但基本思想還是一致的。
現在三峽地區(qū)發(fā)現大量的陶土小罐,經過驗證可以確定是燒鹽的陶罐,上面還附著有一些鹽粒,時間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,新石器時代晚期。但不知道當時人是怎么大規(guī)模燒鹵水。至于鹵水的來源,當時的技術,還不可能開鑿如今天自貢那樣很深的鹽井,所以鹵水的來源應該主要是一些鹽泉或者比較淺的地表水。經過多年開采,今天這些鹽泉的濃度可能退化到3波美度這種海水水平,但當年的濃度應該很高。
秦漢、南北朝一直到唐代,當然都很重視鹽法,如“鹽鐵會議”,但主要稅收目標是沿海的海鹽,沒有把川鹽作為重要目標。當時川鹽產量應該不高,還沒有辦法挖很深的鹽井,鹵水產量有限。沿海地區(qū),可以用大面積灘涂來曬鹽。在四川,即使開采到鹵水,也沒有那么大面積土地來曬鹽,而用燃料煮鹽,成本也相當高。
北宋中期后,川南地區(qū)出現了卓筒井,這是一次重大技術進步。鹽鹵水一般被巖石包裹,而非沙土(如果上面是沙土,那么雨水淡水很容易滲入)。所以打鹽井,主要是要打碎巖石,這比挖一般的水井的勞動力要多無數倍。一般挖井,包括西北一直到中亞的坎兒井,都會避開巖石,而鹽井則必須打通巖石。
所謂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,鑿井時,使用“一字型”鉆頭,采用日復一日、不斷沖擊方式舂碎巖石,再注水或利用地下水,以竹筒將巖屑和水汲出。卓筒井的打井時間,短則幾月,多則數年,甚至十多年,極為耗費人力。最終打通巖層,獲得鹵水,鹽井深度可能深達400英尺即120米以上,往往非常深。而且比較深的地方,鹵水濃度高,質量更好。所以清代打井行業(yè)都引入集資、合作,分攤風險。一旦打通鹽井,獲得高質量鹵水,還需要建土地廟以還愿。
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,這樣才能保證井壁不易崩塌。古人還將大楠竹去節(jié),首尾套接,外纏麻繩,涂以油灰,下至井內作為套管,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。就是把楠竹作為第二層保護的井壁。取鹵時,以細竹作汲鹵筒,插入套管內,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,一筒可汲鹵數斗,井上豎大木架即天車,用轆轤、車盤提取鹵水??傮w來看,這種取鹵方式,與我們今天開采海底石油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雖然北宋發(fā)明了卓筒井,提高井鹽開采量,但它的效率仍遠不能與海鹽相比。有明一代,采用開中法,即把鹽引作為茶馬互市中的獎勵手段,而四川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。因為四川井鹽生產非常分散,有許多小鹽井,但并沒有形成規(guī)模,管理起來也極為困難。所以兩淮鹽商極富,但四川并沒有出現大鹽商。四川井鹽業(yè)直到清代才真正發(fā)展起來。
在清代,鹽業(yè)是四川除農業(yè)外吸收勞動力最多的行業(yè)。一些大型鹽礦雇傭工人可多達十幾萬人,尤其在災荒和戰(zhàn)亂年間,鹽業(yè)是最容易吸納勞動力的產業(yè)。四川鹽業(yè)變得十分復雜,傳統(tǒng)的鹽引制度并不能很好規(guī)范鹽商的行為,私鹽泛濫,可能是國內私鹽最多的地區(qū)。而一些鹽井趁勢發(fā)展起來,四川南部的自流井和貢井是其中很出名的鹽井,自貢之名即得于此。同時,卓筒井的技術又有進一步提高。清代鑿鹽井,一般先把石條鑿成臼形,底部打通,再把若干石臼相疊,深度可達十丈。這是基礎,接著再用硬木,中間挖孔,疊在石臼上,可把深度擴展到數十丈。這樣構造的井壁比原先的楠竹更牢固,井的直徑也可以稍寬。清代,鹽井的深度已經達到500米甚至700多米。
第二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運鹵。鹵水開采地不見得適合就地燒鹽,四川多山地,交通極為困難。為了運鹵,鹽井周圍匯聚了很多牲畜,也引發(fā)很多經濟問題。平時還經常雇傭人力挑鹵。但這些方法的效率畢竟太低,最重要的方法還是用竹筧。
所謂筧,就是用四川一帶常見的楠竹和斑竹,中間打通,首尾相接,接頭處用泥灰包裹,用這種竹筒來傳輸鹵水。竹筧在山間連綿不絕,可以長達數十里。竹筧早在漢代就有記錄,但是用于傳輸山泉水。到了北宋,發(fā)明了卓筒井,同時也發(fā)明了用竹筧來傳輸鹵水,大大提高效率